中國遙感公司在獲得政策支持的同時尋求更多的機會


  中國遙感公司正尋求抓住該行業商業化帶來的機遇,擴大國內和國外市場。

  一家遙感數據應用公司的高管表示,該公司的國際戰略與中國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該公司正在探索一帶一路的市場,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方面。

  “作為一家公共交通系統提供商,我們公司將通過提供數據和信息分析,為BRI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服務,”中國地球信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盤石周四對《環球時報》表示。

  近年來,遙感下遊工業公司的數量急劇增加。此外,7月份一份領先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廣闊的市場、科學界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支持促進了基於遙感衛星數據的供應、處理和應用服務。

  報告說,由於相關技術的顯著進步,以及中國的數據應用公司打破了國際公司的壟斷,中國正經曆著新的增長。

  據“科學日報”周三報道,隨著幾顆高性能遙感衛星的出現,國內遙感衛星數據已經被用戶所認可,特別是高分辨率衛星數據的市場份額。

  中國資源衛星數據應用中心主任徐文說,中國的低分辨率和低分辨率數據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據“科學日報”報道,高分辨率數據約占國內市場的85%,已經進入歐盟市場,以及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總部位於北京的地圖提供商四維圖信周四對《環球時報》表示,圖信已在歐洲、美國和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以擴大其區域業務,並與當地先進技術領域的機構合作。

  然而,主要的工業研究報告指出,對遙感衛星的需求正在增加和專業化,技術和工業的持續發展需要進一步商業化。

  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表示,在進一步的技術發展中,提高市場表現很重要,應該鼓勵社會基金和私人資本投資於遙感產業。

  郭說,遙感衛星業務的及時性、准確性、高頻頻譜和高分辨率對該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補充說,中國政府對衛星私有制的政策已經放開,這將使企業能夠滿足市場對更多定制衛星的需求,降低發射成本,提高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