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帶出宮的稀世珍寶,個個價值連城,最後一個堪稱“國寶中的國寶”「曉涵哥來了」

大家好我是曉涵哥今天我們來聊溥儀的國寶中國的最後一任皇帝溥儀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生世最坎坷的皇帝一生跌宕起伏承受了很多作為皇帝不該有的壓力但是作為皇帝他卻擁有普通人難以企及的特權其中之一就是擁有清宮廷歷代積累的上百萬件奇珍異寶這些都是皇帝的私產但是一旦改朝換代這些文物就變成了國寶不再由皇帝個人擁有了因此,溥儀為了生計變賣了不少國寶我們今天就來理一理溥儀到底揮霍了多少國寶溥儀1906年生於北京他的母親是蘇完瓜爾佳·幼蘭幼蘭是慈禧的心腹重臣榮祿的女兒慈禧很喜歡她就把她養在宮裏喜歡到什麼程度呢當時的道光帝之孫光緒的弟弟愛新覺羅.載灃已經定親了但慈禧執意要把幼蘭嫁給載灃載灃只好退親和幼蘭成婚於是,溥儀出生了於是,溥儀出生了溥儀還有個親弟弟叫溥傑當時的慈禧非常討厭光緒在戊戌變法後就將光緒帝軟禁在中南海瀛台在光緒帝被毒死的第二天慈禧便召集群臣立溥儀為新皇帝也就是當天慈禧像是辦完了人生中最後兩件大事一樣一覺睡去就再也沒醒來而這時的新皇帝溥儀才剛剛三歲在哭鬧中登上帝位在當上皇帝沒幾年1911年就爆發了辛亥革命共和浪潮一發不可收拾當時的袁世凱為了能當上大總統就威逼利誘溥儀退位於是1912年溥儀退位清朝滅亡而作為交換民國政府制定了《清室優待條件》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比如皇帝尊號不廢溥儀和他的小朝廷可以繼續暫居在紫禁城每年由民國政府支付清皇室費用400萬銀元(相當於現在4-5億人民幣)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皇帝私產由民國政府提供特別之保護這就包括了清朝皇帝龐大的宮殿陵寢和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溥儀退位後清皇室所擁有的私產及其龐大包括紫禁城內的文物,銀兩,家居用品熱河行宮(今避暑山莊)和盛京行宮(今瀋陽故宮)的文物和物品頤和園以及數量龐大的皇家莊田而在這些宮藏文物中除了朝代更替遺留下來的一部分和宮中造辦處御製的一部分其餘很大一部分都是從民間搜刮而來因為從康熙中期開始清朝就進入了盛世的局面文物字畫漸漸集中到民間巨富之手相比之下宮裏的文物反倒比不了民間特別是在乾隆年間由於乾隆是一個非常痴迷文物的皇帝所以他上任後就下達了一道諭旨讓各地把文物古董都交上來各地不敢不從從此,民間收藏的字畫古蹟源源不斷的流進宮中由於乾隆對字畫的佔有慾極強下了很大的力氣收集基本把民間歷來流傳的基本把民間歷來流傳的千古字畫全部收取囊中僅字畫一類總數就在幾萬件以上這些文物全部用大木箱裝着裝滿了幾個宮殿數量實在是太多多到很多文物乾隆只能草草看一眼只有特別喜歡的才收到他的書房三希堂而絕大多數文物裝在箱子裏塵封了一百多年都無人打開就是這些對於溥儀來說稀鬆平常的文物在他退位後卻成了真正值錢的東西在溥儀退位後雖然清皇室還存在但已經名存實亡了各地的行宮裏出現了文物倒賣的現象並且非常嚴重於是民國政府把溥儀各地行宮裏的11萬件文物全部運到紫禁城以便於集中管理並清點了清皇室的所有文物共計70餘萬件本來民國政府是想把這些文物集中起來然後直接從清皇室手中買斷用來建博物館結果估值以後是個天文數字完全支付不起自從1912年清皇室優待條例推出以來民國政府每年支付給清皇室的費用是400萬銀元但溥儀僅是支付給大批太監宮女的費用就高達每年360萬銀元小朝廷基本是入不敷出而且除了第一年民國政府是足額支付後面的幾年是一年比一年少再加上溥儀年幼不知事很多太監背地貪污腐敗層層剋扣這錢是更不夠用了比如當時負責採購的太監說一顆雞蛋都要幾十塊銀元這樣下去就有金山銀山也不夠花1923年退位11年的溥儀在紫禁城裏仍然過着和前朝皇帝一樣的生活特別是在用膳上排場完全不輸前朝皇帝所以開銷巨大民國政府的年俸又經常不兌現自然只能變賣家產了那時的溥儀也不知道宮中有多少寶貝只要是沒錢了他就命人去變賣一些所得銀錢繼續用於維持宮裏的奢華生活再加上宮內的管理很混亂太監經常偷着將紫禁城裏的文物拿出去賣後來連一些大臣都參與了進來背着皇帝宮裏所有人都知道有人在變賣文物直到後來有人報告給了溥儀溥儀這才恍然大悟他怎麼能容忍太監私自倒賣自己的東西他來到了建福宮的庫房建福宮是乾隆皇帝專門用來存放他從民間搜刮來文物的宮殿這是個名副其實的寶庫尤其是存放着珍貴的歷代字畫溥儀也是第一次來到這裏他命人打開了庫房大門看到的是一個個推到天花板的木箱打開以后里面全部都是堆積如山的奇珍異寶,琳琅滿目這回輪到溥儀困惑了自己究竟有多少文物還有多少東西是自己不知道的於是決定對建福宮的文物數量進行清點看看少了多少東西以便問責而就在命令下達的當天晚上建福宮突發火災火勢蔓延極快很快就將整個宮殿燒成了焦土這場大火很顯然是有人蓄意縱火這說明建福宮的文物少了很多根本對不上賬此次大火共燒毀房屋三四百間和大量的字畫收藏還有數千尊大小金佛和金質法器損失無法估計是中國文物史上的一次浩劫其中就包括乾隆年間收藏的從未打開的上千箱寶物自此乾隆憑實力搜刮來的大批珍貴文物卻因為溥儀的疏忽付之東流在建福宮大火之後溥儀對宮中的太監徹底失望於是除了保留太妃和20名太監外將其餘1000多名太監全部趕出了紫禁城全部趕出了紫禁城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包圍了總統府並授意內閣通過了《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裏面規定廢除帝號清皇室搬出紫禁城驅逐溥儀出宮並且對故宮歷代文物進行清點、保管所有人出宮不得攜帶文物連皇帝也不例外因為馮玉祥的目的就是要徹底剷除封建帝制把紫禁城及其文物收歸國有變成博物館供人參觀馮玉祥的部下帶着一對荷槍實彈的士兵限溥儀兩小時內搬出紫禁城而在被趕出宮之前的溥儀就已經開始大肆變賣文物了早在1919年大英帝國的莊士敦來到紫禁城擔任溥儀的帝師溥儀因此眼界大開開始穿西裝剪辮子,打網球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在老師莊士敦的影響下萌生了要去英國留學改變中國的想法但是當時留學需要一筆很大的費用大概要50萬銀元於是溥儀開始變賣文物籌學費等到真的籌齊了要執行出逃紫禁城前往英國留學時被聞訊趕來的王公大臣守住宮門於是溥儀的留學夢想就此破滅1922年為籌辦大婚的錢款清皇室準備將由乾隆帝主持修訂的36000卷共8億字的《四庫全書》文淵閣藏本以120萬元的價格賣給日本立馬引起了各界強烈的反對各地要求廢除帝制把溥儀趕出紫禁城於是溥儀開始恐慌覺得大勢已去就開始大規模偷運宮中文物當時把守紫禁城大門的都是國民革命軍於是溥儀的偷運方式就是賞賜因為賞賜的話就能變成私有物品而賞賜對象就是他的親弟弟溥傑從1922年開始溥儀就開始將宮內所藏的最珍貴的一批字畫(多是宋代)最珍貴的一批字畫(多是宋代)分批偷運出宮每次都是溥傑用肉身帶出有時候溥儀也會下旨賞給他自己就是自己賞自己就是自己賞自己這樣溥傑就利用每天下午放學出宮的機會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將這些文物運出在幾年的時間裏運出的文物裝滿了總計7,80口大箱子存放在了故宮外的親王府存放在了故宮外的親王府溥儀帶出宮的文物光字畫就有2000多件而且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中包括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宋代摹本)此畫作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組成長5.7米描繪的是一段人與神之間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即使是摹本也具有至高的價值乾隆曾稱其為「妙入毫巔」就是畫風巧妙細微到巔峰還有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疑似真跡)畫的是吐蕃王派使者到長安拜訪唐太宗的場景反應了當時唐朝宮廷生活具有非凡的藝術價值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這兩幅作品都被溥儀在天津賣掉以換取錢財好在後來都被追回現在都在博物館中妥善保管就在最後一天馮玉祥的部下鹿鍾麟限令溥儀兩小時內出宮的時候溥儀想到了三希堂的三件寶物就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三件書法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唐摹本)王獻之的《中秋帖》(摹本)和王珣的《伯遠帖》(真跡)他讓太監趕快去三希堂找到這三幅法帖因為這三件國寶名氣太大他一直沒能下手但這個時候再不下手就晚了但如果帶上這三件國寶的話很容易被人發現想來思去溥儀只取了一副《快雪時晴帖》和一些衣物一起放入了自己的行李當中和一些衣物一起放入了自己的行李當中而這幅《快雪時晴帖》也是閱覽寶物無數的乾隆生前最鍾愛的一副作品當溥儀走出神武門的時候遇到了嚴格的檢查所有物品全部被一件件挑出來結果就被搜出來這幅《快雪時晴帖》這件文物就沒能被溥儀帶出宮溥儀被趕出宮後離開了北京這個是非之地來到了天津與清朝遺老遺少一起仍然保留了小朝廷還想着「復號還國」但是當時的共和浪潮是不允許溥儀復辟的而這個時候日本人準備入侵中國東北早就開始拉攏溥儀所以溥儀自從被趕出宮後就居住在天津的日租界張園在天津期間溥儀繼續靠着變賣帶出宮的大批寶物維持着奢華生活不過開銷遠不及在宮裏內務府有一次和北京一家銀行做抵押交易以換取80萬銀元這批交易包括16個純金鐘寶石180塊,珍珠1900顆而這樣的交易一年要發生好幾次可想而知溥儀到底帶出宮了多少珍寶而天津七年溥儀變賣了多少寶物不得而知但數量一定是非常巨大這也是中國頂級文物流亡海外的原因之一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開始鼓動溥儀出任在東北建立的偽滿洲國皇帝1934年溥儀在偽滿洲國首都新京(今長春)舉行登基儀式終於再一次當上了「皇帝」把天津張園變賣剩餘的文物攜帶至了新京這個時候仍然有字貼30箱計1300件書畫1箱計31件宋元版書31箱200冊珍貴皮貨8箱200件大金庫2個手提小金庫30餘個沒想到在天津7年溥儀變賣了無數文物後還留下了如此數量的珍寶《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首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記錄了當時的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生活場景長5.28米一共畫了1643個人物栩栩如生是國寶中的國寶而就是這件寶物卻早早地就被溥儀以賞賜的名義讓溥傑帶出宮了而且他也從未變賣過這件寶物因為他深知此畫的價值1945年8月日本敗局已定溥儀開始逃亡當時偽滿都城新京一片混亂很多人轉移各種物資準備逃亡一些溥儀來不及帶的寶物都被日軍搶劫一空或是損毀日本原計劃將溥儀和文物空運到日本但由於日軍敗得太快溥儀在瀋陽機場準備登上飛機時被當時的蘇軍捕獲他當時只攜帶了兩隻大皮箱其中一隻皮箱裏裝的就有《清明上河圖》但是蘇軍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只是將溥儀和他的家眷隨從連同這些文物全部帶到了蘇聯把他們關押在離蒙古不遠的赤塔機場司令部這些文物也沒有沒收還在溥儀身邊由於害怕回國被審判所以溥儀將這些文物以「幫助蘇聯恢復戰後經濟」的為名捐給了蘇聯政府以換取蘇聯的好感留在蘇聯但蘇聯政府並未同意於1949年將部分文物交還給了中國其中就包含有《清明上河圖》而溥儀也被遣送回國當時這批文物被放在了東北博物館的臨時倉庫直到1951年遼寧省博物館成立政府把一批從各地收繳的文物交給東北博物館進行整理而當時的書畫鑒定家楊仁愷就負責整理和鑒定這些文物因為當時收繳上來的很多文物都是贗品在他之前已經有文物工作人員把一堆鑒定過是贗品放在了一個箱子裏其中僅《清明上河圖》就有三幅開始鑒定的楊仁愷打開第一副《清明上河圖》一看就是贗品完全沒有價值接着鑒定下一副博物館的其他同事說這一副「說不定是真跡」果然,一眼掃過就知道是好東西但最後楊仁愷鑒定後認為這幅是明代的作品臨摹品質相當好有可能是仇英的真跡到了最後一副之前已經聽說「是贗品的可能性很高」他沒有多想就把畫攤開突然感到背脊一陣涼意心跳開始加速臉上露出激動的笑容不假思索地大喊原來這個就是過去800多年各個帝王想要得到的真跡各個帝王想要得到的真跡本以為在北宋時就已經失傳的《清明上河圖》真跡竟然出現在了這裏而隨後通過對溥儀的審問也確定了這幅《清明上河圖》為傳世真跡如今《清明上河圖》被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為了鎮館之寶也是中國不準出國的文物之一溥儀在蘇聯期間蘇聯方面希望溥儀能在國際軍事法庭出庭指認日本的罪行所以給予了溥儀不錯的待遇但1950年溥儀被遣返回國後感到恐懼害怕被當做投日戰犯處理所以將身上的一件絕世珍寶無償上交給了國家這件物品就是乾隆皇帝的「田黃三聯璽」這塊三聯璽的原料是一塊極品的田黃石田黃石本身就很稀有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經過千百萬年形成的一種結晶石而且田黃石的黃又和皇帝的「皇」是諧音深的皇帝的喜愛這件文物由三枚御璽組成兩枚方形,一枚橢圓方璽一陰一陽陽文為「乾隆宸翰」,意思是乾隆親筆陰文為」惟精惟一」,意思是精純專一橢圓璽為「樂天」,意思是順應天命三璽通過田黃鎖鏈相連而這些鎖鏈並不是後期裝上去的而是和玉璽一起由一塊田黃石中雕刻出來的簡直是巧奪天工因為玉璽是皇帝的象徵也是溥儀認為是整個滿清的最後的尊嚴所在所以即使他把《清明上河圖》都交給了蘇聯以換取自由也沒有將這件物品離開過身邊一直貼身保管而這件文物收藏家認為如果拿去拍賣至少是8億人民幣起步但是這件物品的價值是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了所幸保留至今現存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而最後經過統計溥儀遺留下來的文物只剩下了468件而溥儀在1959年被特赦後而溥儀在1959年被特赦後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還娶了新的妻子並有了一份工作而溥儀有一次和同事們一起去參觀故宮時也和大家一樣買了門票而這時距離溥儀上次離開紫禁城已經過去37年了再次回到紫禁城的溥儀比當時的任何人都熟悉紫禁城因為這是他生活了16年的地方溥儀自告奮勇地當起了導遊開始介紹起了紫禁城裏面的宮殿就像領着親朋好友來家裏做客一樣時間就這樣匆匆的流失了不知道溥儀當時的心境他是會懷念末代皇帝的所謂尊榮還是會唏噓妄圖復國的徹底絕望還是慶幸成為平民的劫後餘生呢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Peace

米国は香港へのドルの流入を制限していますか?

教授はあなたの署名が痛いと聞きました。昨日300冊以上の本に署名しました。実際、6月9日に配達され、署名を開始しました。現在、次々に郵送されています。それを読んで、友達に紹介したい場合。今後とも変わらぬご支援を賜りますよう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