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大家好,我是FaiDee,讓我們一起快狠準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如何管理情緒,和情緒做朋友。你有沒有因為控制不了情緒,而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像是導致親人離你而去或傷了別人的心?或者是你有沒有曾經落入低潮期,一直走不出焦慮,憂愁或悲傷?
如果你有任何情緒上的困擾,那麼這支影片恰好能幫助到你!這期內容,FaiDee將會分享如何通過管理情緒,成為高情商的人,讓情緒成為我們在實現自我的路上的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大家,記得要留守到影片的最後哦,因為FaiDee會分享一個超級有效實用的情緒管理秘訣。首先,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情緒管理】,打破對情緒管理的誤解。
誤解一,我們總認為情緒管理只是管理【負面】的情緒。通常我們會在感到焦慮,憤怒,悲傷,失望等負面情緒時才會想到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緒。實際上我們要管理的是自身情緒這一整體的系統,也就是說開心和憤怒其實是情緒的一體兩面,如果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狂喜,那同樣的我們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狂怒。第二個誤解是,我們總認為管理情緒就是要控制情緒,最好是能讓負面情緒消失。
所以網上才會流傳這句名言「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把情緒戒了」。很多人會以壓抑和隱藏自己情緒的方式,來『管理』情緒。這個把情緒壓住的舉動其實對自身是非常危險和殘酷的,因為只要到自己無法忍受的時候,我們便會大爆發,這也是導致很多心理疾病甚至是自殺他殺的悲劇發生的原由。我們要了解情緒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情緒系統其實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各種情緒的存在是我們內在身體給的信號。所以FaiDee強烈認同其實:真正困擾你的、真正令你感到糟糕的不是你的【情緒】,而是情緒帶給你的感受,和你對情緒負面的理解。那麼,有了以上對【情緒】的認識,我們接下來就能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第一步,面對和感受你的情緒。
在還沒深入解說步驟(1)時,我們需要理清情緒所扮演的角色。這邊FaiDee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向你們解釋。假設說,你是孫悟空,豬八戒過來匯報:大師兄,蜘蛛精把師父給抓走了,你感覺很心煩。那麼令你心煩的是什麼?
是蜘蛛精抓走了師父這個具體的事件,而不是「豬八戒告訴了你這件事」,對不對?同樣對於我們的情緒而言,情緒就相當於豬八戒,它的作用就是【提醒】。所以,情緒對你提醒的目的:是為了讓你能夠做出一些行動去解決所產生的問題或克服不平衡,而不是令你糾結於情緒本身。例如:小五明天有考試,他感到十分緊張和害怕。
那麼「緊張,害怕」的情緒就是為了提醒小五要為考試而溫習做準備。而【拒絕或抵抗情緒】這個行為就像是豬八戒告訴你蜘蛛精把師父給抓走了,你不去捉拿蜘蛛精,反而不停地懲罰豬八戒。因為抵抗情緒導致你沒有真正的去面對問題,所以問題就遲遲不能被解決。於是你的情緒就會一直不停的提醒你,然後情緒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烈。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和感受情緒呢?第一:用直白的語言描述你的情緒。當你發現自己感覺不好時,描述你正在經歷的情緒,例如:我現在很焦慮、傷心、生氣,害怕等;第二:承認不適或難受。告訴你自己感覺不好甚至感到身體疼痛都是沒有「問題」的。
例如:悲傷讓我感覺不好但是我知道悲傷不是壞事情或者危險的東西;第三:接受這種情緒。這個接受意味着完全的去感受和體會你的情緒。當你感受你的情緒時,就意味着你和你的情緒分離了,你在感受着它,而不是情緒變成了你。而且,往往當你仔細的感受你的情緒時,你會發現你的情緒好像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第二個步驟是分析你的情緒。實際上,我們的情緒只會按照我們自己的認知系統去做出反應,而我們每個人的認知系統中又有着非常多不合理的理念。例如:當戀人不接電話就是不愛你了或是有小三了。當朋友出去沒叫你,就是不想和你做朋友了。
而這些不合理的理念,也自然會導致不合理的情緒。所以,分析自己的情緒最大的原因是我們先要確定從情緒系統中接收的提醒是否是正確的,然後我們才能決定如何去處理這件事。就好比說:豬八戒告訴你師父被蜘蛛精抓走了,你最起碼要先驗證這件事的真實性。先確認師父被抓這件事是否屬實,如果不是真的,那你就要和豬八戒溝通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可能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原來豬八戒有近視眼,抓走師父的不是蜘蛛精,而是白骨精。我們能採用【4問號】來分析情緒產生的原因:第一:你現在的情緒和感受是什麼?第二:令你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是什麼?第三:使你產生這種情緒的這件事/這個人/這句話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令你產生了怎樣的信念?第四:你的信念是否合理?這邊特別提醒:我們最好能夠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寫在紙上,這樣便能更容易分析出情緒形成的原因。第三個步驟是用理性思考。
當你能夠面對和承認自己有情緒,並且找出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後,你就能夠用理性去思考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學習情緒管理最終的目的:就是不讓情緒影響到我們的行動或決定。通過練習這3個步驟,你最終能夠學會在情緒激動時切斷情緒對你做決定時的影響;你能夠學會不管你多麼憤怒,恐懼,或悲傷,你的行動和選擇都是由理性思維所做出的。最終,你會領悟
— 即便你有某種情緒,生活還是可以繼續的。要學會情緒管理,我們除了可以採用以上的3步法,FaiDee再外加一個超級重要且實用的方法那就是練習區分你的肢體感受和你的情緒感受。這個區分的練習對我們十分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負面情緒都是來自對身體感受的錯誤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你用身體的狀況來判定自己的情緒。例如:長期焦慮人群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他們經常觀察到自己的身體感受異常例如有一點頭暈,頭痛,肩膀很緊等等,然後就把這些病痛當成他們的焦慮表現。結果就是,他們開始為焦慮而焦慮,這當然就會導致他們的身體感受更糟糕,甚至情緒上更焦慮。但問題是,雖然焦慮會帶來很多身體變化,但其他很多東西也可能造成這些身體的變化!
例如:感覺有點頭痛?也許是因為你昨晚沒睡好。感覺有點頭暈,也許是因為天氣太炎熱。感覺肩膀有點緊張?
也許是因為你已經連續幾個小時對着電腦工作。總之,如果總是把身體變化和某種情緒感受連結在一起,這無疑會導致我們的情況惡化,並且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區分你的肢體感受和情緒感受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頭暈,就只是頭很暈而已。
現在,我們來做個內容總結:首先,我們必須拋開對情緒管理的2個誤解:誤解一:情緒管理基本只是管理【負面】的情緒。誤解二:情緒管理就等同於【壓制】或【控制】情緒。接着,管理情緒的3個步驟是:第一:面對和感受你的情緒。當有情緒起伏時,嘗試用直白的語言描述你的情緒,承認不適,並接受這種情緒。
在感受情緒時,練習區分你的肢體感受和你的情緒感受。第二:利用【4問號】來分析清楚你的情緒產生的原因。第三:用理性去思考解決方案有情緒,其實一點也不稀奇也不羞恥。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並好好管理這些情緒。
如果你一直有情緒上的問題,像是容易緊張,焦慮或生氣,那麼不妨試試以上的方法,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學習和情緒做朋友。你也可以把這支影片分享給你的家人朋友或是任何有需要的人,也許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絲幫助。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吧!如果這支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讚,轉發和訂閱哦。
訂閱後,記得打開小鈴鐺,這樣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更多關於學習成長的影片喔。我們下支影片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