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Frank這幾天我的朋友圈被一篇名叫「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刷屏了搞金融的、做公關的、敲代碼的都在轉就連我那些不點外賣不食人間煙火的領導們也在轉其實 說某個群體不容易的文章很多但是能真正引發全民討論的卻很少一般火的也都是那些具有「公共物品」屬性的比如教師、醫生、軍人但是這次「外賣騎手」的文章似乎戳中了各行各業的廣大普通勞動者們外賣員越來越短的配送時間就好像我們越來越短的DDL外賣員一個差評一天白乾就好像我們被甲方刁難也許有人會覺得外賣騎手雖然工作不容易但是收入高啊生而為人 又有誰是容易的呢但是在平台演算法的計算下外賣騎手的每一天每一次配送甚至每一個步驟都會被精準規範食客收到外賣的速度更快了平台單日賺到的鈔票更多了外賣騎手的容錯率卻更低了三年前
3公里配送的時間是一小時兩年前是45分鐘去年這個時間被更「高效」的演算法壓縮到了38分鐘演算法確實幫助全社會提升了效率人們也享受到了效率提升帶來的各種便利但是作為社會組成部分的人卻活的越來越不像人這也是廣大普通勞動者們最擔心的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被困在外賣系統里的玩家們究竟是如何被「效率」綁架的?各位也可以類比自己所在的行業看看是否存在類似的困境表面上看外賣平台自己不提供菜品卻夾在中間 兩頭收錢是沒有良心只會逐利的黑中介但是商家通過外賣平台增加了銷路平台招募了騎手拉動了就業消費者通過平台點餐 足不出戶就可以享用美食外賣平台又成了創造價值的大善人是不是越想越覺得不對?
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外賣平台、商家、騎手還是消費者在享受演算法帶來的更高效率的同時也都陷入了藏在紅利背後的困境首先是消費者你可以仔細想一想 你有多久沒吃過1塊錢的外賣了從2018年外賣大戰進入尾聲開始幾乎每年的外賣價格都在漲而且由於疫情的關係更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外賣的品質為了能夠吃到優質安全的食物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漸接受外賣變貴這個既定事實了哪怕不點外賣 置身事外選擇堂食或者外帶的你都得接受商家外賣>堂食>外帶的優先順序順序傳統消費者也已經開始被迫接受吃飯要多等這個事實了其次是商家雖然有了外賣平台之後商家的訂單增加了 消費者願意承擔的外賣費也提高了但是商家的日子卻變得更難了為了獲得更多的流量和更靠前的推薦位商家需要積極參加平台的各種活動比如什麼減免配送費、滿減、補貼之類的這些費用都是得由商家自己承擔的甚至有些時候平台會在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強制上線一些促銷活動商家只能被動接受大規模的連鎖餐飲企業可能還好但是那些小餐飲店面對平台動不動就強制搞特價時間長了是真的頂不住商家入駐外賣平台一般有兩種玩法一種是只入駐平台這種的費率大約為6%但是商家就得自己掏錢養配送員非連鎖的小型餐飲店可以說是根本養不起另一種是既入駐平台也使用平台的配送這種的費率大約為18%由於外賣騎手的配送時間是從消費者下單開始計算的商家出餐越慢
外賣騎手超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平台給騎手的時間壓力就變相轉嫁給了商家而商家需要做出的犧牲就是外賣優先 堂食&外帶都給我往後稍而且平台還會要求商家獨家入駐也就是說美團、餓了麼 商家只能二選一商家一旦上線了某家外賣平台哪怕平台未來突然漲傭金了為了那好幾年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銷量和口碑商家也不敢輕易退出今年上半年 廣東餐飲協會就點名了美團的高額傭金和獨家經營問題那麼外賣平台的日子就因此好起來了嗎?
其實被討伐的最厲害的平台 過得也並不容易不同於其他本地生活服務外賣服務是需要配送的由於訂餐的高峰過於集中再加上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外賣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智能調度系統同時外賣平台還得儲備大量的外賣騎手從運營的角度出發畢竟平台也是要恰飯的嘛平均大約為12%的傭金也只能剛剛扭虧為盈看起來似乎也算不上太過分美團目前有超過400萬名外賣騎手2019年 在美團所有開支中 外賣騎手的成本是最高的總金額超過了410億元而全年美團外賣傭金的收入為496億元也就是說美團傭金收入的80%都花在了騎手身上那麼問題又來了難道平台傭金漲價的最終受益人是騎手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如今的外賣系統中處於最頂端的是美團、餓了麼這些外賣平台處於中層的是各大代理商處於底層的才是數量龐大的外賣騎手以前的外賣騎手是直接跟平台簽約的福利好、有五險一金、還有各種補貼和三倍加班工資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對外賣小哥來錢賊快的刻板印象但是2018年之後美團和餓了麼就全面轉型了「代理商模式」外賣騎手需要跟第三方物流公司簽約跟外賣平台則不存在任何僱傭關係五險一金沒了 只剩下一份人生意外險一旦出了事 哪怕僥倖撿回了一條命但是需要個人承擔的大部分醫療費也能宣判外賣騎手經濟上的死亡外賣系統的「代理商模式」相當於是變相將原來平台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到了騎手身上外賣騎手又被分為專送和眾包專送接受平台派單 相當於外賣的正規軍眾包則需要騎手自己搶單
相當於外賣的游擊隊所以外賣騎手內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鄙視鏈專送像國軍 眾包像GF但是大家橫豎都沒有保障誰也別笑話誰而且眾包至少還有更高的自由度所以也有不少國軍向GF投誠其實在這個數字時代各行各業都有眾包做財務審計的、做營銷策劃的、做產品開發的有多少項目是交給第三方 第三方又出去找小工的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今年上半年 由於疫情的原因外賣平台基本只給專送騎手派單這些單都是強制的系統會根據位置、距離等數據最高效地把單子分配給騎手當然騎手是不會一次只送一單的平台只有在規定時間內同時連接更多的消費者和商家才能賺到更多的錢而這就意味着騎手必須在這規定的時間裏完成到多店等餐、取餐以及向多用戶配餐、送餐更別說還得面臨商家出餐慢、惡劣天氣等不確定因素了一旦超時被消費者差評、投訴騎手的一天就基本相當於白乾了2016年
網上就有一段很火的視頻暴雨天 一個外賣小哥因為超時被消費者當場一頓臭罵很多人也都在視頻中看到了自己被甲方罵被領導罵的影子被困在系統里的 又何止外賣騎手呢?美團能成為如今本地生活服務的巨頭早期靠的是牛逼的地推後期靠的則是牛逼的演算法演算法不講對錯
只講效率它一定會通過不斷地壓榨外賣系統中的各個要素來達到新的更高效率的平衡比如為了提升騎手的配送效率美團開發了一套語音系統系統可以通過語音播報來指示外賣騎手從接單到取貨到配送到完成整個流程都在語音系統的引導下按部就班地完成騎手可以更專註於配送本身最終這套演算法提升效率的結果是騎手平均的配送時間被縮短了2分鐘而這省下來的2分鐘就意味着單位時間裏有更多的訂單也就意味着平台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多的利潤和營收上市三年 美團市值能從上市初的每股40港幣一度來到今年最高峰的每股280港幣背後的核心邏輯就是演算法加持下「效率」一次又一次的提速演算法考慮了消費者短期不願意支付更高的費用演算法考慮了商家短期不願意支付更高的傭金但是演算法沒有考慮騎手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度壓榨騎手是要出大問題的但是外賣騎手既沒有對抗平台的辦法也沒有對抗平台的組織他們和小餐飲作坊一樣在整個外賣系統中 甚至連議價的權力都沒有「外賣騎手」這篇文章火了網民們在互聯網上對騎手表達一下同情對平台表達一下譴責平台也象徵性地道了個歉做了個公關然後事情就過去了哪怕平台重新將時間從38分鐘放寬到45分鐘肯定還是有大量的外賣騎手會在38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配送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哪怕工作的壓力再大和現實中更大的生存壓力相比 根本不值一提過去的十年里隨着國內的產業升級曾經四處打工的廣大農民工已經有相當數量被外賣和快遞行業吸收這就是新時代的「血汗工廠」有文化的活
沒學歷 幹不了你沒文化的活 再嫌累 就真的很難有出路了你嫌累
還有大把的人搶著要做呢體面、從容、多金 這是外賣行業的不可能三角也是當下大多數行業的真實現狀你可能比外賣騎手學歷高坐在辦公室里干著更體面的工作掙得也比外賣騎手多但是你未必能過得從容空的時候 你可能還有閑情雅緻來同情一下外賣小哥但是在996的高壓下一旦忙成了狗卻又連悠哉吃一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在現在這個數字時代我國的就業結構已經進入了第三個拐點勞動密集型服務業主導階段在這個階段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被更高效的機器換人和市場分工所淘汰在演算法提供的更高效率的加持下部分傳統製造業的崗位被消滅哪怕是有一定生產技能的工人一旦掌握的技能和數字時代不匹配就只能被迫流向更「低端」的行業而只要肯吃苦就能有收入的外賣行業已經算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了很多年紀比較小還沒有上班的觀眾可能會感嘆現實的冰冷殘酷沒有人情味但是你看2016年的百度外賣平台花錢送騎手回家過年夠有人情味了吧但是百度外賣最後還是沒了社會鼓勵企業的善舉但是最終搶佔市場比拼的 不是誰送外賣騎手回家送得多而是誰的平台菜更豐富、飯更便宜、配送更快或者說的簡單一點效率更高數字時代下的各行各業人情味可能會缺席但是競爭永遠不會遲到在演算法系統下的每一個人都將變成效率更高的工具可能會有壓力
可能會有抱怨可能快要被榨乾到不能呼吸但是現實卻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上下求索而不得好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了再次感謝你能看到這裏有問有答 如見其人有光有聲
如臨其境商業戰爭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