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處於流感高峰期,要對抗流感病毒,除了注意洗手等個人衞生外,日常還有什麼有效預防招數?家庭醫生表示,平日有不少傳播流感的陷阱或被忽視,曾有研究發現遠至距離自己6呎的路人打噴嚏,也可經空氣播毒,人多擠迫地方帶口罩、戒掉常「捽眼捽鼻」的習慣、進食前洗手,並保持足夠休息及均衡飲食均有助提防中招。
記者:梁麗兒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流感病毒在較凍及乾燥環境下,生存時間較長,甚至可逗留物件上如枱面、門柄或扶手上長達24小時。舉例當流感病人打噴嚏時用手掩口,或抹鼻涕時雙手沾上分泌物,然後再在公共設施上「周圍摸」,便可經車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甚至公司飲水機的出水掣向他人播毒。若另一方接觸病毒後捽眼、捽鼻,或直接用手取食物進食便會中招。林指,若由敏感引起眼痕、鼻痕應處理過敏問題,或用紙巾幫助捽眼、捽鼻。
公共設施的門柄、扶手、按鈕、手機掣、滑鼠及鍵盤都是最多病菌位置,觸摸後要洗手,尤其之後要進食,切忌「一手搣麵包食,一手篤手機、鍵盤」,最易將病菌食落肚。洗手時使用潔手液可幫助殺菌,不應只用清水洗手。餐廳的侍應若帶有流感病毒,抹鼻涕後無洗手,再向食客派送杯碗也可經此播毒。流感高峰期間,林建議市民外出飲食,最好用滾水沖洗器皿,減低受感染風險。
林指,戴口罩有助減低被傳染風險,尤其在人多擠迫環境,如有人在電梯內打噴嚏,若帶有流感病毒,懸浮在空氣中的病毒濃度會高,旁人中招的風險便很大。若口罩弄濕或弄污,要即時更換。維他命C、鋅等物質,可提升個人免疫力有助減低患病風險,市民只不唔偏食、保持均衡飲食,就可以從日常飲食中吸收有關物質,提升抗病力,毋須額外服用營養補充劑。至於洋蔥、大蒜是否可抗流感?
林指,有不少研究指天然食物所含的有益化學成份,可提升免疫力及殺菌,包括洋蔥及大蒜等,但有關科學證據並不充足,不建議市民狂食,適當進食,均衡飲食已足夠。保持個人免疫力的秘訣包括充足休息,避免捱夜睡眠不足,尤其流感高峰期間,並多做運動。此外,身體的維他命D水平低,容易令人患病,故適當吸收陽光,例如在陽光下運動,可幫助身體多製造維他命D,對抗流感。近期流感個案有上升趨勢,林指,過去一周每日平均接獲5宗懷疑流感個案,比2月初每日2至3宗增加,部分有進行快速測試病人中,主要感染甲型H3流感病毒,當中多數為30至40多歲過往健康良好的壯年人。
林指,確診感染H3病毒的患者中,包括中學老師、有家長被患病子女傳播,也有30多歲男士注射流感疫苗後仍感染,但病徵不嚴重。學童在校園容易交叉感染,建議家長要教導子女做好個人衞生措施,包括進食前洗手,避免帶病返學。另外,要注重家居清潔,避免病毒在家中散播開去引致「輪流病」。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較過往遲開始,林估計到3月、4月也會較多。
礙於疫苗要在注射2周後才產生抗體保護,建議市民盡快接種,可減低感染風險及病情嚴重程度,高危人士尤其要注射。 本文來源:http://hk.apple.
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301/5636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