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失敗一條龍(左丁山)

以前香港還有小學會考、升中試年代,傳統名校每年坐定粒六,會考/升中名列前茅的學生,排隊派入皇仁、英皇、華仁等等名校,像左丁山這類不入流的學生,便入讀私立中學,以後各安天命,1980年代後期開始分區派位,取消升中試之後,傳統名校的收生來源有地區性限制,只有少數限額能分配給他區學生,於是學校各有幸有不幸,傳統名校嘅收生優勢盡失,地區名校(以催谷學生聞名)湧現,於是大學裏出現不少連學系主任也沒聽過的中學名字,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地區分配比較平均。傳統名校感受到競爭壓力,不斷向當局反映,於是在回歸後,當局讓步,出現「直資學校」一類,不少名校搖身一變成為直資,可自由向全港各區收生,不受派位限制,憑百年老招牌的聲譽,可力保江山不失,而且比以前更加「賺錢」!現在連耶穌會主辦的香港華仁也頂受不住收生壓力了,要轉為直資,可見各中學爭奪優質學生的激烈和分區派位及中小學一條龍的極限,番禺會所華仁小學若與香港華仁斷龍,以後純粹「食自己」,新學期收生的後果可大可小。
左丁山以前問過肥佬黎關於佐丹奴的一個問題(當時佢係佐丹奴大股東):「佐丹奴每年要咁多布做衫,點解唔一條龍,自己開番間布廠,供應佐丹奴,可以肥水不流別人田?」肥佬黎答得好:「佐丹奴要用靚布,平布,市場有大把供應商,布廠不缺;假如佐丹奴或者我開一間布廠,指定佐丹奴入布,咁樣,如果自己布唔夠人平,唔夠人靚,夾硬要佐丹奴用,咪害死佐丹奴?儍仔,直線結合vertical integration係理論咋,實行起嚟就行唔通。
」同樣道理,一間學校如指定從一間小學收學生,該小學如果唔係全部水平達標,中學久而久之就會從band1變成band2,香港家長好鬼精靈現實,帶仔女鬆人㗎嘞!一間小學如果靠一條龍先至收到足夠學生,校長教師壓力亦十分大,假如不催谷學生,逼出好成績,令學生成為band1學生,要聽結龍中學啲批評及投訴就慘咯,小學校長分分鐘緊張到失眠,恐怕要為一條龍失敗負上責任。都係學嚇肥佬黎好過,大家不結龍,唔好互相綁死,到時互相責怪。
本文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supplement/20170416/5656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