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環境不明朗,但香港百萬富翁人數卻創新高。花旗銀行昨公佈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去年新增十一萬名百萬富翁至八十七萬八千人,按年增加一成四;擁有千萬元以上流動資產的千萬富翁最少有五萬九千人,與前年相若,當中五成三無業,學生則佔整體的百分之二,主要屬「富二代」。報告又發現,千萬富翁最不滿意香港居住環境及教育制度,平均每月會豪花約三萬一千元在子女教育開支上,以保持競爭力。
香港百萬富翁人數創新高,去年新增十一萬名百萬富翁至八十七萬八千人。(資料圖片) 花旗銀行於去年十月至今年二月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了三千七百七十人,再按此推算全港千萬富翁人數。報告顯示,千萬富翁年齡中位數為五十八歲,最年輕卅多歲,六成七千萬富翁是已婚並有子女,一成三已婚但無子女,其餘兩成是單身,當中女性佔三成二;男性則佔一成六。
千萬富翁平均月薪17.5萬 職業方面,五成三千萬富翁屬無業,而四成七在職的千萬富翁中,五成一擁有自己公司,一成五屬經理及行政人員,三成五為專業人士,平均月薪達十七萬五千元,高出本港打工仔平均月入中位數十一倍。
香港千萬富翁資料 香港百萬富翁近十年人數變化 林智剛(左)解釋,去年千萬富翁人數沒大升幅是因投資趨審慎。(洪業銘攝)
為更有效累積財富及分散投資風險,千萬富翁去年的資產分配較前年更多元化,二千萬元平均流動資產中,三成六屬現金及存款,二成七屬股票,基金、債券分別佔一成八及一成二。 學生心聲科大計量金融學四年級生 Jonathan:要搵大錢,應該去創業,搞金融科技公司等。
以我性格,係做唔到學生富豪,因為我唔係好進取,亦唔大膽。但絕唔會妒忌學生富豪,而喺大學,都係想專心讀書,賺錢就可以遲啲。 科大經濟及財務學三年級生
Sam:畢業前搵千萬,無可能,自己頂多四十歲先搵到。而要賺到千萬,絕對不能夠靠打工,必須靠投資,錢搵錢。要成千萬富豪學生,屋企有錢啩,爸爸過錢畀個仔,又或者靠創業。一旦成功創業,
報告印證「置業靠父幹」 另有不少千萬富翁愛買磚頭投資保值,八成六的千萬富翁擁有多於一個物業,二成七預計樓價將會在未來兩年上升,較普羅大眾的四成七為低,繼續有一成一人有興趣購入物業,料與市場需求持續有關。報告又提及「置業靠父幹」,七成二千萬富翁願意為子女支付一百萬元買樓上車,三成八人更於過去五年曾資助子女五百萬元置業。
該行零售銀行業務主管林智剛解釋,去年千萬富翁人數沒大升幅與經濟環境有關,指出普遍千萬富翁對未來經濟前景不樂觀,投資趨審慎;相反百萬富翁人數創新高,是因為不少人在過往有累積財富所致,「基本上賣一層樓已經有(百萬流動資產)」。 林智剛又不認為千萬富翁趨年輕化,指不少為學生的千萬富翁實際是「含住金鎖匙出生」,亦有退休後再進修的年長富豪。
本文來源: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420/00176_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