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29歲的小白,單身,自小因家庭問題而獲得恩恤安置,18歲時獲配天水圍一人公屋單位,「這裏百幾呎,租金大約八百元,對比劏房,租金都要四五千元,公屋最大的優勢就是平租。」擁有自已屋企的他感覺十分自由,「那時候不時有朋友上來玩,睇球賽,打遊戲機,打麻雀。」相比起身邊有不少朋友為買樓、供樓而煩惱,小白直言住公屋的好處就是無需支付無謂的費用,「公屋樓下有巴士總站,有公園,又有商場,對面都有很食肆。
我覺得公屋跟私樓的分別在於管理費,健身室、泳池及垃圾房的費用,我覺我這些錢很無謂。」月入近兩萬元的他更指自己會月儲六、七千元,「我沒有太大興趣購物,我又不會像其他男生儲波鞋、模型。現在上班又定時,放假會自己煮飯,我又會帶飯,已經節省不少。」見身邊朋友為了層樓最少月供七、八千元,沒有負擔的他謂:「你起碼多了這筆錢,喜歡去旅行的就可以去。
例如我一個月儲六、七千元,我計劃三個月後想去旅行,可能我這個月就不儲錢,就拿這些錢去旅行。」此外,小白又憶述一個前同事慳錢供樓的辛酸,「公司在九龍塘,他住黃大仙、鑽石山,行路上班。」這樣不夠,他還透露:「每天吃麵包。(為了省錢?
)省錢,飯跟菜這樣,好可憐呀!」採訪:何紫攝影:韋平本文來源: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70427/50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