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國人的傳聞多多,3名居港法國人(左起)Arnault、Raphael和Emmanuel為大家破解迷思。 5月份的空氣,彌漫住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元素,那是屬於法國的味道。
每年舉行的「法國五月藝術節」(Le French May),為港人打開一扇窺探法式風情的窗戶,但對法國人的理解,卻僅限於電影或雜誌裏片面的一鱗半爪。《蘋果》找來本地「法國佬」Arnault、Emmanuel及Raphael,解開對法國人的迷思。
記者 佘錦洪粗獷與溫柔共同體,說着略帶口音卻易於理解的英文,大家印象中的法國男士是浪漫的代名詞,亦是不少人的夢中情人。「法國人就是浪漫」,簡單一句陳述竟考起三位男士。
沉思片刻,Arnault說出自己的看法:「巴黎、餐廳、紅酒、音樂,這些是電影中對浪漫的描述,但如果你說這就是法國人,那就大錯特錯。法國教育制度教會我們理性,找出原因及原因背後的理據。但我們對住所愛的人,會展現出我們的關懷,將他們放在第一位,維持大家的關係,這是我理解的浪漫。」「法國人在外面有時會很吵,說話很大聲,就像是意大利人一樣。
我們又很熱情,很喜歡Show off表現自己,將自己最好一面告訴大家。但同時我們亦很享受寧靜的環境,尤其是與朋友、家人一起進餐的時光,我們會以心與人相處。」Emmanuel一臉認真說着。
「這個我很難評論。(那你是否浪漫的人?)你要問其他人,我自己不能作準。」Raphael靦覥一笑:「我在這裏(香港)有女朋友。
」這或許是另一種回答方式。浪漫與否各說各話,但講到「法國人就是時尚」,大家意見難得一致。恤衫西褲不打呔走Smart Casual路線,Raphael點出法國人在潮流品味的優勢:「整個環境都充滿着設計師、設計品牌,加上周圍同輩人的壓力,令你不自覺專注自己的衣着,重視自己的形象。
」曾是皮鞋設計師,Emmanuel見解直接:「各式各樣創作如油畫、藝術品,又有時裝、傢具工業,法國人自小已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所有人都追求專業、最佳品質。人們常說德國人是正方型,而法國人則是天馬行空,比較有創意,不會受框框限制。」這種成見對做時裝的Arnault尤其有幫助:「大家見到這間店是法國人開的,都會覺得特別有品味。事實上在法國從小開始已經有潮流意識,媽媽會買時裝雜誌,上學時無校服,大家都要想方法突出自己,」說到法國,香水是另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但亦是對法國人最大誤解的來源。
「法國人不喜歡洗澡,所以才發明香水」,這個詭異的傳言多年來從未間斷。Raphael稱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幾百年前衞生條件不好,才會有這樣的誤解,現在大家都注重衞生。」Emmanuel直指流言是從著名的君王路易十四開始:「香水、化妝其實都是路易十四時期發明,我想主要是因為潮流?現代人不會不洗澡。
」讀書時曾到英國的Arnault,笑指當時被寄宿家庭問同一個問題:「他們見到我洗澡十分驚訝。其實現在的法國人,至少是我認識的,每天都會洗澡。但與香港人睡覺前或晚上洗澡不同,我習慣在早上洗澡,這樣感覺比較清新,能以較佳精神迎接新一天工作。」3個大男人遠渡重洋來港,各有不同原因。
Arnault在1995年看畢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毅然從真正森林跑到石屎森林生活,現從事時裝、精品生意。Emmanuel於1998年經貿易工作認識香港,2010年舉家搬到小城斗室,決以港為根從事食品批發。Raphael透過交換生計劃2009年來港完成大學,2012年起在香港定居,上月推出共享單車程式「gobee.bike」開展屬於自己的事業。
本文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
com/realtime/news/20170507/5665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