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父幹?】廿四孝老豆:叫佢哋自己買樓結婚 唔使結嘞

不單止做生意要父蔭,今日香港地要上車置業,同樣「需父幹」靠父親出手襄助。有廿四孝父親趁新盤開售排隊買樓,坦言年青人收入微薄,只望將來為女兒留下一份體面嫁妝。有上市公司主席亦指樓價高得離奇,索性趁三名子女結婚時贈樓作賀禮。
記者:許偉賢、佘錦洪長實新盤「海之戀」上月底開售,平均呎價要逾1.5萬元,仍吸引數以千計市民排隊買樓。60多歲的江先生擁幾個物業收租,今次改以女兒名義置業,花約1300萬元買一個3房單位,除避開額外印花稅外,更是為其嫁妝早作打算,「反正遲早都係畀個女」。他指承認現時樓價升得太厲害,直言是與實際情況「脫節」,而女兒雖未大學畢業,但相信無法靠自己買樓,「而家搵幾多錢一個月啫,你大學畢業都係萬零兩萬蚊,你計都計到」。
江先生稱社會一直在轉變,以往努力工作仍有機會,「但而家後生一輩真係幾辛苦呀,廿零歲搵唔到好多,冇父母幫真係上唔到車。」翻查資料,在江先生剛踏出社會的70年代,港島區新落成的太古城平均呎價約220元,但現時太古城平均呎價約為1.7萬元,升幅為77倍。再對比當年工資,以警員為例,70年代起薪點為1,000元,現時則為22,410元,升幅只有22倍。「如果冇能力就冇得講,但如果係有能力,供書教學外,一定要幫忙(子女).
叫佢哋自己買樓結婚,我諗佢哋都唔使結嘞啩,嘿嘿。」針織公司南旋控股主席王庭聰是名副其實的廿四孝父親,在三名子女組織小家庭時贈樓作賀禮;都是土地不足的問題,令香港樓價高得離奇,王庭聰坦言,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月入也只萬多兩萬,除卻家人幫忙,幾乎「冇乜可能」買樓,「如果父母有能力,我覺得係應該(幫忙)」。但除了首個物業或打本創業,王庭聰明言其他一概不會幫忙,「例如話要買一間樓畀佢收租?我就唔會嘞,因為之後都係要靠自己努力」。
對於近年「成功需父幹」之說,王指或與社會環境與20、30年前改變,年輕人獲得機會驟減有關,諒解道:「家年輕人搵食,真係好辛苦!」書中已經未必有黃金屋,據新青年論壇及新世紀論壇的研究,1993至2013年20年間,通脹累漲51.4%,但按通脹調整後,2013年大學生起薪中位數只有10,860元,比20年前更減少2,300元。而且現今晉升機會也少,20年前大學生工作5年,月薪便可由1.3萬升至1.9萬元,升45%,但去到2008年入職的大學生,工作5年後的薪酬僅由1.2萬升至1.5萬元,僅升25%。
本文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618/5684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