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例牌宣傳累死人(余家強)

上週五,本欄寄語奇妙電視,播女子歐洲國家盃別要賣靚女如何心口控球了,話口未完,本週奇妙電視記者招待會又來那套陳腔濫調。我上次在此建議用全女班評述員和反其道以男子做啦啦隊,並寫道:「如果奇妙敢玩的話。」因為色膽不等於勇敢,開創才是。
靠波妹吸引波牛大概算最old school式宣傳了,而且今次是女子足球在免費頻道播,說不定可以發掘過往的非慣性觀眾群(例如家庭主婦),請尊重一下女性吧。推廣方法之因循怠惰,典型莫過如有理冇理找嫩模出演road show,budget充足兼契機吻合時還會請來正遭逢醜聞的女星,於是成個商場業餘龍友(宅男)獵艷和娛樂記者包圍,宣傳人員自我感覺良好了、夠熱鬧夠交代了。
殊不知宅男固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娛記攞完料刊登相片時,連女藝人身上的商場logo貼紙都會「執走」呢,試問有何效果可言?而被活動人潮遮擋着舖面的小店,旺丁不旺財,生意難做還要夾錢給大業主,得不償失又是誰之過?主事者並非不懂,是不願意懂,他們只管見報和曝光率,不管收銀機的。甚至那些緋聞藝人本身何嘗沒思考過?
壞新聞總好過無新聞──係,短期可能係,長遠則自斷米路。宣傳部不管營業部的事,到頭來往往一場空歡喜。近年興起用網絡紅人拍廣告,即時效果立竿見影,因為這些KOL擅長分身炒作話題、帶動hit rate,也的確不乏年輕擁躉甘心當水兵;但有些產品如藥物、補品,大眾真會從標奇立異的網紅們聯想到credibility嗎?
家長真會因此建立信心而買給子女服用嗎?真能刺激銷量嗎?用袁詠儀(或其他媽媽級巨星)會否更佳?眾所周知,袁詠儀收的價錢貴得多,而且欠缺那種騎呢話題性,卻肯定較能吸引實際購買的用戶,這就端看公司將錢花在短視抑或遠見了。
其他如旅遊訂票、財務借貸,起用下巴輕輕的網紅當代言人益發有其心可誅之嫌──是在鼓勵年青人有樣學樣先使未來錢嗎?可不可以找個形像穩重些的來拍?為什麼寧願文不對題?而類似的文不對題(包括上文的足球宣傳和商場show)又漸漸變成例牌菜,連創意也談不上了。
行內人說,成功的電影配樂反而要令觀眾不察覺配了音樂!只更專心投入劇情,得魚忘筌,這才叫專業精神;廣告和市場推廣原意是為產品服務,毋忘初衷,怎發展都不要妹仔大過主人婆甚至幫倒忙,慎之! 本文來源:http://hk.
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supplement/20170728/570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