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澳門,有一份情感。身邊不少朋友都是澳門人,亦有不少朋友在澳門謀生。而且,這個地方與香港面對同樣的處境。
經歷長時間受外國管治,要面對回歸中國後截然不同的模式──如何落實「一國兩制」、如何保持城市的獨特性、如何抗拒赤化……因此對一海之隔的澳門,我感覺特別親近。 今年7月一個周末,我本與太太到澳門短遊,吃吃美食休息一下,慶祝結婚30周年紀念。誰不知在澳登上碼頭後,卻被澳門治安警察局以「對內部保安的穩定構成威脅」為由拒絕入境。
我實在百思不得其解,我如何對澳門的保安構成威脅。去年6月我才與家中老小到過澳門遊覽,實在沒有想到不足一年後,這個地方已經不再歡迎我。在新聞中看到澳門被颱風「天鴿」蹂躪得滿目瘡痍,更不幸地造成人命傷亡,當中不少更是年輕的生命,實在令我感到痛心。謹此向受影響的澳門市民送上問候與祝福。
天災不可倖免,而然人禍可以防範。找出令災情加劇的因素、遇難者的死因,嚴肅處理缺失,補救漏洞,是政府對市民的應盡之責。面對災情與救援,澳門政府被批評反應遲緩。我十分認同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所言:「災難與信號無關。
」我非氣象專家,對於信號是否有延誤發出,我無從批判。但澳門政府不能把所有責任推卸於氣象局局長身上。觀乎澳門的水浸、停水停電的問題,澳門政府及相關的部門應要負上更大的責任。然而事件發生至今,澳門政府只是高調地宣佈,已請辭的氣象局局長馮瑞權被廉署專案調查,卻從未就連番的事件向公眾道歉,更沒有表示會調查是次災情嚴重的原因,也沒有點出相關部門官員應負的責任。
有死者家屬更表示,官方一個簡單的電話慰問也欠奉。但另一端,政府其他的行動,反應之快及決斷,又是意料不及:災後拒絕個別傳媒代表入境採訪;出奇地迅速拘捕兩名涉嫌散播流言的長者,又表明不排除有更多人涉案;對於解放軍的救援表示謝意……崔世安政府在處理上述工作之高調與快速,與上周災後的表現,實在形成強烈的對比。澳門政府的表現,實在令我感到澳門與大陸完全接軌。令我好奇澳門政府的組成。
於是我搜尋一下,終於明暸澳門施政與中共政府同出一轍之原由。澳門政府第二把交椅、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生於廣東廣州,廣州中山大學法律學士、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碩士學位;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出生於廣東省,為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及法學博士;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出生於廣東省,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更甚的是,澳門特區政府亦計劃把部份儲備交予廣東省政府及國家開發銀行投資。原來澳門一早已非「澳人治澳」,就連儲備亦要「上繳中央」,怪不得無論自由度、施政風格,都如此貼近中共風格。
過去中共領導層如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訪澳之時,都對澳門讚譽有加,亦暗批香港。在北大人眼中,只有緊跟大陸行事風格與步伐,變成內地城市,才是值得讚許。澳門與香港一港之隔,隨着港珠澳大橋之建成,香港會否與澳珠兩地同城化?澳門今日之光景實在成為香港人最大的警惕。
今日澳門,明日香港?【蘋果論壇網上版現已推出!除收錄《蘋果日報》論壇版的足本全文外,更開設網上論壇刊登更多讀者投稿,請瀏覽 http://hk.
apple.nextmedia.com/feature/onlineforum ,投稿網上論壇可電郵到onlineforum@appledaily.
com】 本文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
com/realtime/news/20170829/5714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