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爆料稱曾在豫章書院遭到體罰。昨晚,當地區政府發佈情況說明稱,已責成區教科體局對該校教育機構進行處罰,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昨日,豫章書院執行山長吳軍豹在朋友圈表示,徹底停用戒尺管教。圖為一名老師將戒尺折斷。
微信截圖有學生稱遭虐待;學校表示徹底停用戒尺管教;南昌市青山湖區政府將對該校處罰近日,一位名為鄒遠(化名)的學生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曾在江西南昌「戒網癮」學校豫章書院遭受體罰、囚禁。消息很快引起網友關注,不少人留言均稱自己在豫章書院受到體罰。采訪中,不少該校學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此事,聲稱在學校還遭到虐待。昨日該校回應稱已掰斷戒尺,徹底停用戒尺管教。
昨日晚間,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官方微博發佈情況說明稱,經調查,網帖反映的問題部分存在,書院確實有罰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為和相關製度。已責成區教科體局對該校教育機構進行處罰,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母親後悔送孩子去書院鄒遠(化名)在帖文中稱,自己被母親騙去江西旅遊,隨後被送往豫章書院,關了三個月,心理受到極大創傷,希望其他學生不再有這樣的遭遇。鄒遠母親表示,當時兒子生病學習跟不上,休學在家玩遊戲,也不出門,作為家長很着急,在網上搜到豫章書院後,看到有心理輔導,以為可以讓兒子學好就送去了。
對方要求不要告訴兒子,她就謊稱是去旅遊,「當時隻是為了讓兒子戒除網癮,學習國學,生活規律一些。沒想到去了受了那麽多苦,聽兒子說的當時都不敢相信,現在非常後悔把他送去了。」鄒遠母親為他交了半年的學費,三萬一千多。退學後,對方隻退了五千元,稱是獎勵。
並讓她寫保證書,表示孩子有病自願退學,跟學校無關,不能說學校不好,否則要賠付10萬元。江西豫章書院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濡溪村,學校由南昌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批準成立了南昌豫章書院研究會,並一直是南昌市心理學會秘書處及江西書院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當地媒體還多次報道該書院「成人禮」、「祭孔典禮」等活動。在其官網上寫着招生簡介:我校分項開設:修身初中學堂,心理教育學堂,
大專預科學堂。男女分區管理,麵向全國常年招收:沉迷網絡遊戲;厭學輟學;離家出走;早戀叛逆;習慣不良;性格缺陷;暴力傾向;心理偏差等家長和傳統學校難以教育和引導的一般不良行為青少年。目前該網頁已經打不開。多名畢業生稱受到體罰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不少畢業生也在網上爆料稱自己在豫章書院受到體罰。
萱萱(化名)告訴記者,她曾早戀、不想上學、離家出走。2013年8月,母親謊稱有南昌的朋友接她們去做客,將萱萱帶到南昌。在機場,一名為「山長」的男子及其妻子前來迎接。母親謊稱第二天要辦事,要山長接待萱萱。
萱萱被帶到豫章書院,後來被關進小黑屋,令萱萱難堪的是,為了防止學生自殘等意外情況發生,女生要當着「老師」們的麵脫掉內衣,「那是南昌最熱的時候,學校不開空調,熱得根本睡不着。」另一名學生姍姍(化名)回憶,2014年夏天,她被母親送到了南昌。剛出機場,就有人用手銬把她銬起來帶到書院,書院的牆有三四米,工作人員沒收了她的所有首飾和手機,還把鞋帶、內衣等一切帶有繩子的物品拿走。接着她也被關到一間小黑屋,裏麵是又髒又臭的被子和一個沾滿食物殘留的碗。
「那種屈辱和恐慌是我以前從沒有過的,我用力地拍門和求助根本沒人理睬我。」在小黑屋的那段日子,另一個小姑娘彤彤(化名)也被送進來,兩個女孩哭鬧過,甚至吞過牙膏,但都沒有換來自由。戒尺和鞭子是書院裏的孩子們最深刻的記憶。萱萱描述,書院裏的戒尺是大號的鋼尺,即便是力氣小的老師來打,也會很痛。
男教官之間還互相比較誰的力氣比較大。鞭子則是鋼筋做的,細細的,比較重,外麵看上去有一層玻璃,一不小心就會被打到腰部。■ 追訪當地區政府:處罰該校,追責相關責任人記者檢索發現,淘寶上有一家名為「豫章書院」的店鋪,兜售紀念品和水杯。
店鋪注冊信息顯示,這家店鋪屬於「江西豫章書院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經營範圍曾在今年1月發生過一次變動,新增了「培訓服務」,而在此之前,該公司隻有「文化傳播」、「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權限。記者撥打工商信息顯示的電話,對方稱,書院正是該公司下屬單位,目前已經停止招生,無法確定何時恢複。昨天下午4時許,南昌豫章書院執行山長吳軍豹在朋友圈回應稱:「豫章書院修身學校尊重輿論,敢於承擔社會責任,全體師生於今日正式宣告徹底停用戒尺管教。網傳『鋼筋鞭子』已由校長親手撕開埋於夫子像座下。
」記者詢問學生爆料的小黑屋、被性騷擾等問題,對方表示:「歡迎來現場看,其他不解釋。」對方發來了一個自稱是網帖中「天才少年」的自述視頻,視頻中少年表示,之前打英雄聯盟拿過高分,也參加過南昌市的一些比賽,一度想成為職業選手。但父母不同意,因此十分迷茫。去年四月到七月,他在豫章書院學習期間,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他認為,山長和老師提供了很多幫助,希望網友不要被網帖所蒙騙。「真正從書院出來,才能明白道德涵養、文化底蘊等等。」昨日晚間,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官方微博發佈情況說明稱,網帖所反映的「豫章書院」為南昌市青山湖區豫章書院修身專修學校,係2013年5月16日成立的民辦非學曆教育培訓機構;2014年1月,經有關部門批複,增加一般不良行為青少年轉化工作職能。經調查,網帖反映的問題部分存在,書院確實有罰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為和相關製度。
對此,已責成區教科體局對該校教育機構進行處罰,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下一步,將加大對該區民辦教育機構監管力度。■ 律師說法律師稱網癮患者是家庭關愛缺失的犧牲品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律師表示,這種戒網癮學校屬於民辦學校。
依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應當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包括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受教育者生命健康權保護、受教育權、人格尊嚴權等權益保護。如果豫章書院在矯正網癮學生時確實存在文章所列的種種惡行,則相關涉事人員的行為已然涉嫌行政違法,甚至構成犯罪,同時學校作為獨立主體,如果其辦學方式與對外宣傳出入較大,結合其高額收費的現實,也涉嫌詐騙;從侵權角度看,因學校未盡到學生的安全保障義務,亦應構成對受害學生的侵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涉案學生係未成年人,則其不法行為亦屬於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情節更為惡劣,無論是在民事賠償方麵,還是在行政、刑事處罰方麵,均應更重。張新年律師認為,網癮患者往往是家庭教育和家庭關愛缺失的犧牲品;發現孩子存在網癮事實後,不立足於家庭關愛對孩子的挽救,而是將其直接交由完全封閉人道缺失的機構,更加劇了網癮患者身體和精神受創傷的風險。
新京報記者 趙朋樂 曾金秋本文來源:http://baijiahao.baidu.
com/s?id=158270984578819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