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道】恰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展開亞洲首訪之際,《紐約時報》於5日發佈了題為《曾經強大,台灣軍力現在與大陸相比黯然失色》的報道。報道對比了大陸在軍事現代化上進行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台灣的現役軍備卻屬於「該進博物館」級別,同時還在想方設法招募足夠的士兵。台灣「國防部長」馮世寬在接受采訪時將大陸軍力形容為曾經的「小蛇」變「巨蟒」,遭島內學者嘲諷「是否隻能靠精神喊話來麵對?」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該報道由台灣高雄發回,揭示了大陸軍力遠超台灣的現狀。據美國五角大樓最新一份中國年度軍力報告,大陸現有80萬活躍的地麵作戰部隊,而台灣方麵隻有13萬。同樣明顯的差距還體現在國防預算上:中國大陸去年為1500億美元(約人民幣9958億元),而台灣僅為100億美元(約人民幣664億元)。
文章稱,對比大陸的59艘潛艇——其中包括5艘核動力潛艇,台灣4艘正在服役的潛艇則相形見絀。其中「海豹」號、「海獅」號已分別服役72年、73年,被馮世寬稱為「該進博物館」了。
《紐約時報》稱,中國大陸的軍事體係近年來迅速增長,在軍事支出方麵已居世界第2,僅此於美國,而台灣則隻是「吃老本」,軍力發展「遠遠落後」於大陸。 曾經擁有轟動全球的國防力量的台灣,如今為何被中國大陸遠遠甩在身後?
文章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那些願意販售尖端武器的國家,因擔心激怒中國大陸,現在越來越不情願將武器賣給台灣。而這種不願意得罪中國大陸的情緒顯然已經蔓延至美國。美國雖給予台灣口頭支持,但大陸經濟軍事力量崛起,美國再無法忽視北京。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他對中國大陸表現出更大的敬意,以共同應對朝核危機引發的僵局。而在今年夏天,特朗普政府批準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新單」價值僅為14億美元(約人民幣93億元),低於前總統奧巴馬2015年批準的18億美元(約人民幣119億元)對台軍售。 台灣「國立」金門大學助理教授盧政鋒稱,任何美國防衛承諾的弱化都是台灣最擔心的事情。
「我們需要抵擋來自大陸的軍事進攻兩個星期,以等待來自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幫助。」 台灣領導人蔡英文近日過境夏威夷時,回應對兩岸軍力不平衡的擔憂,承諾每年增加2%的軍事開支,並以更多經費購買大型武器。此外,蔡英文和馮世寬宣稱要自造柴油潛艦和隱形戰機。
但在真造出來之前,台灣隻能依靠現役的老舊設備。 台灣曾於1992年向美國購買F-16戰機,但麵對中國大陸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等武器壓力,馮世寬則表示,目前台灣並沒有太多選擇。
台灣向美國購買的F-16戰機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中國海洋研究院教授安德魯埃裏克森則提醒,台灣需要意識到它的防務最終還是落在它自己手上。
馮世寬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一條小蛇嚇不到身旁的青蛙和雞鴨,但當小蛇長成巨蟒,身旁的豬牛馬羊都會感到生命威脅」。他坦言「台灣不能軍機對軍機,軍艦對軍艦與大陸對抗」。「任何企圖傷害台灣人民和侵佔台灣『領土』的行為,都將付出巨大代價。」
對於「小蟒變大蟒」的說法,台灣媒體5日報道稱,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遊梓翔在臉書發文喊話馮世寬。「把對方形容成『巨蟒』確實得到了版麵,但你可不是評論員,麵對『巨蟒』,你們的方法是什麽?是找回互信,好好相處,還是靠挑弄巨蟒,等他要咬你時再精神喊話?」而對於馮世寬所說的「付出巨大代價」,遊梓翔更諷刺是其一貫的精神喊話。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遊梓翔 圖片來自臉書 而大陸軍事力量雖然不斷增強,但並不會因此向台灣方麵施加壓力。
特別是針對中國海軍在台灣海峽的訓練活動,國台辦曾多次表示這些常規訓練是為進一步鍛煉海軍能力,根據訓練計劃組織實施的,並不會對周邊地區造成任何安全影響。 本文來源:http://www.guancha.
cn/military-affairs/2017_11_06_433672.shtml
しわを取り除く最良の方法
加齢とともに、水分不足により奇蹟水ほぐれ、シワになります。しわを取り除く最良の方法は何ですか?しわの薬はありますか?今日、小さなピグテールヘアの利点、細い線に抵抗するプライベートマッサージ方法は、シンプルで効果的です!たった5つのステップで...
ابر آمیختگی گذشته، حال و آینده ژنوم انسان
همجوشی ابر هسته ای در حال حاضر استپس از نزدیک به یک HPE Simplivity بزرگی در فناوری نرم افزارهای بیش از حد همگرا رخ داده ...